首页好灵数据 资料我的资料 自选我的自选股 邀请我的邀请奖励 API 我的API 财务财务中心
帮助关于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个股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  • 公司公告
  • 最新公告
  • 年度报告
  • 股权信息
  • 股本结构
  • 十大股东
  • 十大流通股东
  • 基金持股
  • 高管增减持
  • 股东人数
  • 限售解禁
  • 股票交易
  • 成交明细
  • 分价表
  • 大单统计
  • 大宗交易
  • 龙虎榜数据
  • 融资融券
  • 公司运作
  • 股东大会
  • 收入构成
  • 重大事项
  • 分红送配
  • 增发一览
  • 内部交易
  • IR活动记录
  • 财务数据
  • 业绩预告
  • 主要指标
  • 利润表
  • 资产负债表
  • 现金流量表
  • 所有者权益变动
  • 雪球选股器
15343271705
15343271705
发布于2019-11-30 15:46:12

原作者:蛋蛋姐13天前,U盘的专利到期了。对于早已不用U盘的我们来说,这似乎是一

原作者:蛋蛋姐13天前,U盘的专利到期了。对于早已不用U盘的我们来说,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儿。但对于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原创来说,这称得上一件令人唏嘘的大事。因为,U盘曾被认为是“20年来计算机存储领域,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。”没错,U盘是中国人发明的,一家叫朗科的科技公司。15年前,连索尼、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也要从朗科购买USB闪存产品。11998年,在北京外经贸部做事的马云,还不知道阿里为何物,马化腾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舞蹈教室里,刚刚创办了腾讯,QQ的前身因为抄袭,陷入了侵权风波。而就在深圳,离腾讯不远处,一场围绕USB闪存盘发明权的争夺战,正式展开。角力的核心,是一家叫朗科科技的中国公司、一家叫M-Systems的以色列公司,和一家叫Trek的新加坡公司。他们三家公司,都声称自己发明了优盘。那时的大环境,怎么看都对朗科不利。以当时中国计算机领域的落后程度,怎么可能有能力发明U盘?但你别说,U盘还真是朗科独立发明的。时间回到1994年,在当时新加坡第二大多媒体公司任职的朗科创始人邓国顺,第一个月就拿到了1万的月薪。在当时,这是个天文数字。但无论他多努力,一到了核心技术,自己就被支走。邓国顺很不高兴,他带着一身技术,负气出走,入职飞利浦。他负责的第一个竞标项目就超过了一个亿,改了22稿方案后终于中标。虽然过程并不顺利,但邓国顺还是觉得做市场这件事太容易了,那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创业呢?1998年,经常出差的邓国顺发现,自己带出去的软盘因为新加坡潮湿的空气经常出现问题,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软盘就用坏了5个,导致一些重要的资料再也找不回来。有没有一款产品可以替代软盘呢?1999年,邓国顺在新加坡认识了自己的老乡,也是自己的校友中科院自动化所硕士成晓华,聊天时两人都提到了一个很感兴趣的话题。计算机的主板、CPU、键盘以及鼠标都在不断更新换代,为什么只有软驱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变化?“为什么计算机配置的标准制定者中从来没有中国厂商的名字?”能不能做一款既小巧、又稳定而且容量还比软盘大几倍的移动存储器,而中国厂商可以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呢?在中国计算机无比落后的年代,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。两人一拍即合,他们各凑了15万,从新加坡辞职回国创业。邓国顺在深圳罗湖水产大厦租了一套两居室,“客厅做会议室,主卧做办公室,次卧做开发室和卧室。”两人半年多的时间,几乎足不出户,开始研究。他们的思路是用闪存芯片来做存储的核心,但当时内地还买不到闪存,于是邓国顺在新加坡买了一个32M的MP3,拆成了4块8M的闪存芯片,用来做最初的模板样品。经过一年多的摸索,他们用坏了4台电脑,终于做出了样品。它小到可以挂在脖子上,从3米的高度落下毫发无埙。这是一款可以替代传统软盘的革命性产品。他们将其取名为“优盘”。有了发明U盘的充分证据,2002年,朗科科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的专利——“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装置”。这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。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极大的震动,以色列M-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。其实严格来说,以色列M-Systems也发明了U盘。两片完全不同的土地,互不干涉的同一个发明,到底该判给谁呢?不同的是,以色列的公司发明U盘后,并没有怎么推销。但邓国顺为了推销U盘,可谓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。1999年5月,邓国顺和成晓华共同出资创办了朗科电脑。邓国顺带着U盘去参加深圳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,瞬间引起轰动,当即获得深圳市12万元的创业基金。但要想量产,这点钱并不够。邓国顺开始找风险投资,他找了深圳的一家央企、去北京中关村找了很多知名公司,都无疾而终。产品虽然优势明显,但当时很多人觉得,储存棒和微型硬盘才是未来的主流方向。图:IBM和日立的微型硬盘他把眼光投向了国外,硅谷的一家公司希望他能把公司开在硅谷,邓国顺拒绝了。因为他觉得,从长期来看,只有在国内才能控制成本。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大不了自己接着再去打工,攒够了钱再自己做。但没有想到,在机场转机的时候,他遇到了东芝在新加坡的总代理,两人之前就已经在很多场合见过了。谈到投资,对方表示没有问题,但条件是要让他们做代工,这正合邓国顺的心意。300万美元注资到账,他开始了全球产品宣传。2000年3月,在德国CeBIT展上,U盘再次引起轰动。他去美国参加环太平洋电脑节,在其官网上打出了第一支广告。宣传收到了效果,2000年12月,优盘牌闪存盘被IBM公司列为其无线应用解决方案唯一推荐存储产品。他们也收到了第一单大生意:“30片优盘,价值2万多。”这只是一个开始,邓国顺决定去找自己的老东家。2000年,联想笔记本已经做到国内第一,邓国顺找到联想,表达了合作的意愿,朗科成为了联想V系列笔记本的标配,三个月内就卖出去了3000套,U盘开始火爆。一场由朗科掀起的计算机存储领域变革,正式开始。2002年初,三星公司宣布在韩国国内全面淘汰软驱,新配置是具备启动功能的USB移动硬盘。之后,英特尔在发布的微处理器中添加指令,停止对软驱的支持,推广由英特尔提出标准开发的USB接口产品。由一家中国公司发明的U盘,带来了世界知名公司在存储领域的变革。在当时看来,怎么看都值得大书特书。2004年12月7日,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朗科——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。一场历时6年的专利权之争,终于结束,朗科完胜。2朗科站在计算机存储领域,中国技术的最高点上,拥有无上荣光。无论怎么看,它后来都该引领存储领域技术的发展,取得一番非凡的成就。邓国顺也给朗科立下了远大志向:成为一家“百年老店”,而不是一家“短命的明星公司”。但成功的道路上总要有些坎坷,朗科也不例外。2001年,市场上出现了10多家企业开始生产闪存盘,一年后,这个数字增长了十倍以上。“内存更大,速度更快”,成了各个厂家打出的口号。激烈的竞争之下,一场价格战势在必行:朗科卖599元时,他们的价格只卖299元,甚至99元。1992年成立的鲁文,成了这其中的代表。2002年,朗科和鲁文的竞争达到了一个高潮:广告、销量、价格,双方全面对标。但作为U盘的先行者,朗科前期投入了高额的成本,价格上自然不占优势。因此尽管朗科降了两次价,但还是比鲁文的贵100多元。朗科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:降价,自然会赔钱;不降,销量肯定下滑。就在邓国顺一筹莫展的时候,鲁文自己把销量吹得太大,被税务局找上了门,后来就一蹶不振了。种种际会,朗科占据了U盘市场的半壁江山,总销量达到137.86万片,全国市场占有率50.06%,朗科创下了年营收2.5亿的历史新高。经过这一战,邓国顺意识到,产品还是要规范,他也认定,一流企业卖的应该是专利。毫无疑问,邓国顺的远见,在日后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。一边推出新产品的朗科,一边也在加紧专利布局。2005年,他们在全球申请的专利,达到了336件。凭借专利授权许可收费,朗科每年的收益就能超过1个亿。2005年,每年收益超过1个亿。在行业里,这是数得上号的公司。那时的朗科十分辉煌,但不是因为技术的牛逼,而是因为打官司总能赢。2004年6月,被称为“中国IT知识产权第一案”的“朗科诉华旗侵犯专利权案”法院一审宣判,朗科胜诉,判决宣布华旗需要向朗科赔偿100万元。两年后,两家达成了和解协议。2004年8年,朗科起诉索尼,要求索尼停止侵权行为,并索赔1000万元。两年后,两家最终在庭上达成了和解,同时索尼也决定从朗科购买闪存盘产品。搜索当时关于朗科的新闻,大部分都是关于打官司。最辉煌的大概是2006年2月,朗科对美国巨头公司PNY提起诉讼,这家成立于1985年的公司在个人计算机闪存盘产品上,位居美国零售市场的领先地位。一家中国公司,在美国本土起诉一家美国企业,几乎没有人认为会有胜算。邓国顺不这么认为,他选了一家全球性律师事务所。100多年的历史里,这家律师事务所打赢过很多知识产权的案子。结果没有让他失望,2008年2月,就在法院判决前,美国PNY和朗科达成了调解,也签订了专利授权许可协议。这次诉讼被称为“中国IT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”。朗科也被当时的媒体总结为,首家以专利持有者身份,与国外企业签署专利许可协议的中国企业。尽管诉讼不断,但靠着专利,最后朗科大部分都能赢。朗科逐渐与Toshiba(东芝)、Kingston(金士顿)、Phison(群联)等企业都签订了专利授权许可协议,专利收入不断增加。邓国顺的个人荣誉也开始增加:“首届中国知识产权十大风云人物”、“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”。收入、产品、荣誉,这些都证明了朗科当时的辉煌,也见证了邓国顺个人的风光。2010年1月8日,朗科在深交所成功上市,邓国顺凭借持有的股份,身价超过了6个亿。但是,让人意外的是,仅仅过了8个月,邓国顺就宣布,因为“个人原因”,辞去朗科一切职务。3上市仅8个月,创始人就辞职?这样的操作没人见过。但也许这场危机,从他们创业的那天起,便已经悄悄酝酿。在邓国顺的眼中,和自己一起创业的成晓华因为是老乡,两人都有“湘人血液中的勇敢与倔强”,因此没有过多权衡,就一起开始了创业。但如果换成成晓华的视角,故事就有了另外一个版本。1999年,他已经在芯片领域工作了好几年, 接手了飞利浦USB研发部门的一项任务,需要去市场上调研,看看还能做出什么样新功能的USB应用方案。成晓华说,半年的时间里,他找到了20多套USB应用方案,而其中的一个,他自己保留了下来,没有上交公司。这个方案,就是之后U盘的雏形。在创业的浪潮下,成晓华决定“下海”。坊间传闻,成晓华的第一合作人选并不是邓国顺,因为邓国顺太强势了,什么事情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。更何况,前一年邓国顺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外包公司,自己更没有主动权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,自己的第一人选没能合作,当时在新加坡的妻子身体也不好,无法全身心投入公司。着急之下,他让邓国顺做了CEO,邓国顺的性格也可以把这个事情推下去,股份一人一半。二人内心是否平衡,我们不得而知。只是伴随着这场合作的开始,U盘诞生了。但作为联合创始人,他们日后的矛盾越来越大,意见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大。在朗科蒸蒸日上的时候,成晓华和邓国顺在经营理念上出现分歧,成晓华希望公司调整战略,整合外部资源,但邓国顺决定奉行稳中求进,小步快跑的思路。2006年,成晓华提出的改革提议遭到董事会否决,思考过后,他决定离开朗科,自己创业。但在他正做得风风火火的时候,邓国顺的突然离职让监管部门倍感压力。公司刚上市8个月,邓国顺就离职。有人说是因为公司业绩连年下降,邓国顺无力回天,想离职后减持套现,有人说是因为内讧。究竟为什么,至今仍是个谜。但公司还要发展,不断有人前来游说成晓华,让他回到朗科主政。其实成晓华的创业公司已经拿到融资,前景明朗;回来当上市公司董事长,不会得到更多的股份,还要放弃自己在创业公司的管理职位。但也许就像初恋情结,他不忍心看着自己创办的第一家公司衰落,他答应回来顶一下。就这样,成晓华再次回到了朗科。可在朗科员工的眼里,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他们认为邓国顺的离职是公司高层“打架”,上市后成晓华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,他联合第四大股东,“把邓给撵走了”。扑朔迷离,外人也难以断定,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。但公司高层的不和,却成了大家眼中的共识,上市后的朗科,在媒体报道中,大都离不开“内讧”、“内斗”这样的词。成晓华回到公司,邓国顺虽然离开了,但拥有大量股份的他,并没有停止公司的决策。4年里,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140个议案中,邓国顺为首的董事对其中47个提出了反对和弃权意见;股东大会共审议通过了47个议案,邓国顺对其中的9个,提出了反对或者弃权意见。事情不断被否决,迟迟无法推进。2010年上市到2014年,朗科换了三个掌门人,公司整体业绩却停滞不前。2013年净利润只有593万元,仅是上市时的1/3,市值缩水达到四成。这一切都证明着,投资人正在对朗科失去信心。其实回头仔细看看朗科的梦想——成为一家百年老店,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,却觉得无比讽刺。朗科作为一家科技公司,拥有什么呢?芯片没有,技术没有。除了U盘的专利,他们一无所有。其实严格来说,朗科不是没有做过技术的研发。早在遥远的2003年,他们推出过“优芯1号”和超稳定技术。但是刚一推出,朗科的前员工就发长文曝光,“优芯1号”从头到尾只是一次炒作,是公司花2万,从国外买来的没什么实质意义的图纸。其实“优芯1号”并不存在。超稳定技术并不会解决宣传中的问题,文件不但会丢失,还会报错。邓国顺对着媒体辩驳:朗科有100多人的研发团队,这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技术。事实真相,已经无从得知。只是,朗科研发的产品,似乎没有激起丝毫水花。他们上市后,在往日的荣光里,陷入无边内讧,而世界却已经变天了。网盘和云存储纷纷兴起,我们很少再拿着U盘奔赴一个打印店。而在这片新的天地里,却迟迟没有看到朗科的影子。那朗科如今靠什么活着呢?专利费和“收租”。当朗科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,深圳的朗科大厦,似乎成了他们唯一辉煌过的痕迹。地上一共19层,地下两层,但朗科自己实际使用不到四层。剩下的,则全部被租了出去。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朗科还是腾讯的房东。时光轮转,20年前被逼到要卖身的腾讯,已经成为了市值3.2万亿港元的巨头;而曾经的巨头朗科,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。当朗科去向腾讯收租的时候,不知是何种心情。2018年,朗科专利授权许可收入3629.26万元,毛利率100%;房屋租赁营收3741.49万元,毛利率为85.7%。专利和租金,各占公司净利润的一半。没错,曾经唯一在计算机界拥有发明创造的中国公司,曾经决心成为“百年老店”的中国公司,变成了靠着一点专利费过日子,躺着赚钱的“包租婆”。这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。但更糟的是,一场20年前就可以预见的危机,正在悄然而来。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,2019年11月14日,就是朗科躺着赚钱结束的日子。20年前,他们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。但沉迷于官司和内讧的他们,在云存储的时代,却迟迟没有交出新作品。有人问:专利到期了,上市公司朗科的收入要怎么办?朗科答:目前尚无有效措施。他终究还是没能成为理想中的百年老店,而做了一家“短命的明星企业”。 转载自: 300042股吧 http://300042.h0.cn
1464 阅读 7 评论 · 0
转发 收藏

全部评论(7

1534067114012-01 10:53
公司哪里亏损啊。2位创始人依靠专利推动公司上市。这难道不好吗。非要盲目扩张像暴风、乐视一样退市?
1534164184612-01 10:07
那就耐心等吧兄弟五花肉是肯定有的吃的
1534226132312-01 09:59
戴寿鹏的5千万股会不会转让给腾讯这是个迷
1534089105012-01 09:56
腾讯会把握机会把朗科一口吞下
1534323143711-30 22:16
现在回头看看这两个创始人,令人唏嘘不已!
1534404113911-30 22:15
短命的明星企业!!!!!
1534224169511-30 18:23
非常好的壳资源公司
朗科科技分时图
同行业相关最新帖子
名称 最新 涨跌 换手 十日
伊力特 25.91 -0.27% 1.3 16.73
平安银行 18.28 3.57% 0.9 16.85
恒基达鑫 5.50 -1.61% 0.7 6.41
山西证券 6.52 1.40% 0.5 8.07
科迪退 2.40 4.35% 1.5 2.41
光线传媒 10.53 0.29% 0.2 11.82
名称 最新 涨跌 换手 十日
0.00 0.00% 0.00
公司简介

公司名称:朗科科技

股票代码:sz300042

市场类型:创业板

上市日期:日

所属行业:电脑设备

所属地区:深圳

公司全称: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英文名称:Netac Technology Co., Ltd.

公司简介:朗科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供应商与出口商,国内拥有闪存盘发明专利的厂商,全球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领导者。公司主要业务为闪存盘、移动硬盘、固态硬盘、存储卡等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已形成优盘、优卡...

注册资本:2亿

法人代表:周福池

总  经 理:周福池

董      秘:于雅娜

公司网址:www.netac.com.cn;www.netac.com

电子信箱:ir@netac.com

Copyright © 朗科科技股票 300042股吧股票 朗科科技股票 网站地图 备案号:沪ICP备15043930号-1